“周院士猜的不错,就在刚才我们顺利进行了对墨子二号量子中继器的实验工作,结果满足理论数值,我想随时可以部署地月间的量子通讯网络。”</P>
几乎是徐昀说完这句话的瞬间,话筒里顿时便响起了周明伟激动的声音。</P>
“好。”</P>
“太好了。”</P>
“好啊。”</P>
在连续说了三声好后,情绪才算稳定些:“我就知道这个项目由你负责肯定没有问题。”</P>
“都是应该做的,没耽误你们的航天工程就行。”</P>
“我们这边已经初步确定了发射日期,不出意外的话将在十一月下旬发射,之后恐怕还要麻烦你们把设备运输过来配合我们完成组装和调试。”周明伟接过徐昀的话茬直接讲出了大致发射时间。</P>
因为墨子二号本就是为地月通讯服务的,设计初期便是根据月面着陆器完成结构造型。</P>
眼下只需要运送过去完成对接调试即可。</P>
倒不用专门设计新的。</P>
何况徐昀不但设计了新一代月球车,还对月球基地建造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如今加上这墨子二号月球量子中继器,也算是深度参与到了航天工程项目中,到接下来关键的环节肯定要亲自参与。</P>
反正量子中继器的实验结束后,他眼下倒也没有专门需要负责的项目。</P>
另外因为马斯克邀请他参与星舰研发的事,他也想让对方知道谁才更有希望完成那项计划。</P>
之后两人就具体细节又进行了大致交流,简单安排好后这才结束了通话。</P>
按照发射的具体流程,墨子二号需要先在火箭研发中心完成组装,然后运输到发射中心等待发射。</P>
当然这些对徐昀来说并不算什么。</P>
就这样。</P>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就在徐昀安排好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里的事情,准备亲自带队将墨子二号运输到航天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正式通过官方账号以及媒体发布了长征十号首飞时间。</P>
——</P>
由于先前就已经正式确定了登月的时间,外界也都知道登月任务将由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来承担。</P>
但网上关于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的报道并不多。</P>
基本都是关于发动机点火试车的新闻。</P>
始终没有看到真正的火箭。</P>
这让大家的激情也逐渐平静下来,甚至不太相信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登月。</P>
原本有些相关人员分析长征十号亮相可能还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但谁也没想到惊喜来的竟如此突然。</P>
充满神秘的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居然要在两个月后正式发射了。</P>
甚至还会搭载月球车完成月面运输。</P>
这妥妥是为登月做准备啊。</P>
随着大量新闻的报道扩撒,网友们顿时疯狂,纷纷点进平时常用的网站查看。</P>
在确定消息属实后,整个人完全沉浸在了这份惊喜之中。</P>
相关话题下面,更是随处可见对长征十号的讨论。</P>
以及各种科普的长篇留言。</P>
“哇,我看到了什么。”</P>
“不是说长征十号距离研发成功还早吗,怎么这么快就要发射了。”</P>
“没点进来之前我还以为是假新闻。”</P>
“这绝对是大惊喜啊,刚被同学告知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相信。”</P>
“泪目了家人们,简直是有生之年啊!”</P>
“作为一位航天发烧友,我有必要在这里为大家详细介绍下我们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是……”</P>
“首次发射居然就执行了搭载月球车的任务,这明显是技术非常成熟了。”</P>
“把最新一代月球车先弄到月球,既是对登月的一种真实模拟,又能为接下来的航天员登月提供帮忙,看来明年说不定就有希望看到登月。”</P>
“真是明年的话那可是提前了三年,感觉希望不大。”</P>
“别说明年了,能后年成功让全球看到我们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已经是巨大的好消息了。”</P>
……</P>
关于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发射的消息,其热度依旧在网上快速增长着,大量网友心情激动的同时也纷纷表示会按时进入直播间观看。</P>
虽说火箭发射并不稀奇,每年都会进行很多的火箭发射任务。</P>
但长征十号首飞却不同。</P>
因为它除了代表新一代火箭外,更表示着载人登月的实现。</P>
可以说国人五千年的飞天登月梦近在眼前。</P>
如何不让人激动兴奋。</P>
并且如果此次发射成功,顺利完成月球车的月面运输任务的话,便证明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足以正式开始载人登月任务。</P>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媒体虽然也进行了报道,但相对来说都还算正常。</P>
并未出现拉踩唱衰的情况,这放在以前是绝对不敢想的事情。</P>
只能说因为自身实力的提升,外加量子计算机云平台的部署以及细胞活性药剂,让那些人根本不敢再有什么恶心人的小动作。</P>
不过在之后的两天里,网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种让人担忧的声音。</P>
有人觉得长征十号这么快就进行发射太冒进,尤其还要搭载月球车执行任务。</P>
这无疑提升了难度。</P>
毕竟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刚研发成功,先前并没有进行过发射实验,如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现突发的意外情况,肯定会对刚提升上来的权威带来影响。</P>
眼下海外媒体虽然不敢报道什么负面新闻,可一旦发射任务失败,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P>
关键到时候还真没法说什么。</P>
在这种言论观点的支持下,便有人提议应该对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的首飞发射谨慎些。</P>
比如推迟发射火箭,或者取消搭载月球车的任务。</P>
但更多人觉得航天局既然做出了决定,那肯定是有足够的相信,并让那些担心的人不要这么敏感。</P>
双方观点不同之下,在网上也进行了一波争论。</P>
甚至有些相关领域内的从业者也站出来分析,使得这次发射的关注度前所未有高涨。</P>
“首次发射就执行月球车任务,感觉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一点,当然这只是我单纯的个人观点。”</P>
“之前一直没有听到长十的新消息,估计相关组件也才研发出没多久,感觉不应该这么早就进行首飞。”</P>
“干脆还是取消月球车任务吧,等积累下经验再说。”</P>
“有些人看来是比那些院士还懂啊,这显然是为了后面的载人登月做准备,在技术成熟有信心的情况下只单纯发射岂不是太浪费了。”</P>
“我相信我们的航天的院士,肯定没有问题。”</P>
“共同见证长征十号的首飞成功!”</P>
……</P>
越多的关注度,而这也代表着此次发射更加不能出现意外。</P>
否则便会造成不好影响。</P>
只不过对于网上争论不休的两种观点,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并未进行回应。</P>
至于徐昀因为正忙着墨子二号的对接工作,更加不会过多关注网上的事。</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量子中继器的研发实验成功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暂时没有公布。</P>
主要这关系到载人登月工程的新执行方案,既然新方案还未公布,把量子中继器单独领出来也不太好,尤其眼下网友还对长征十号发射有了争执。</P>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还是等到熔岩管洞月球基地方案公布后再说更加合适。</P>
之后随着时间流逝,在大家的期待下,徐昀方面也配合周明伟完成了墨子二号的对接。</P>
只等着发射日期正式到来,向外界展示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的实力,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P>
……</P>
(本章完)</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