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时五十二分,对面明国的军舰开火越加密集,尤其是吨位最小的那艘,应当是明清海战中鼎鼎大名的烈阳舰,尽管主炮和本舰相当,听参谋部军情课的同僚讲,加装了什么光学测距仪,还提出了什么烈阳射击术,这炮击追着本舰越打越准,尤其是弹着点在不断修正,如此下去不进行战术机动,要不了十分钟,本舰就要进入对手跨射范围了。
想到此,河原原本秉持进入三千米再行开火的决心动摇了,忽然听到战斗后方传来一声巨响,后桅杆了望手马上进行通报,应当是敌二号舰瞄准本舰的一发75毫米炮弹命中纵队中紧跟其后的浪速号,舰首被啃掉一块,不影响作战。
河原不再犹豫,八时五十四分下令升起信号旗,告知后续各舰可在适当距离开炮。随即各舰纷纷开火,大部分瞄准最靠近本方的烈阳舰。
一时间烈阳舰前后和侧边被150毫米、120毫米火炮扬起的水柱给覆盖,原本上首两舰火炮发射后的白烟漂移到烈阳舰上方很快被海水给消弭掉,朱先钎原本担心的视野问题反倒是没有了,不过随着炮火的逼近,烈阳舰开始逐渐颠簸起来。
九时零五分,从后舰桥中已经看不到最后一艘军舰的舰影,在观测手不断的报告中,烈阳舰已经连续开火12轮,无一形成跨射,仅有凤阳舰的75毫米耳台副炮命中三号目标舰一发,造成敌方的损失很小。朱先钎知道,本舰安装光学测距仪后,最好是采用纵队方式平行对射,这样才能发挥烈阳射击术最大威力,前几次作战,尤其是邵铁均任舰长以后,舰上所有战术动作都是围绕炮术开展,朱先钎可以集中精力指挥作战,所以烈阳舰才能取得惊人的战果。现在双方采用丁字航向,本舰向前舰炮数量少了一半,敌舰位置变化计算量确差不多加了一倍,再加上各自开火,偶有一发能命中目标,估计蒙中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很快,敌人已经从最开始的慌乱还击中,开始变成追随领头的一号舰,集中火力逐个打击本方战舰。
突然,左侧发出一声巨响,朱先钎扭头一看,左边的凤阳舰中弹,命中部位在舯部靠后一点的甲板上,原本悬挂小艇的位置,被炸的四分五裂,顺带着边上耳台的75毫米单装速射炮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命中点上又燃起了前几日舰上官兵们谈论到的黄绿色火焰,不到一分钟时间,一群悍不畏死的救援队们抱着沙袋冲了上来,很快将火焰压下来,紧接着舰上升起“本舰恢复作战”的旗语,继续用舰首200毫米火炮进行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