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一切为了速度(2 / 2)

大明海兵 九月逆流 1213 字 2024-03-25

“所谓驱逐舰,就是驱逐对手雷击舰鱼雷艇,防止其抵近骚扰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同时发挥雷击舰作用,对敌主力舰编队进行干扰,对敌受创主力舰进行最后一击”,朱先钎真色说道。

大明历530年11月9日,在通过舰艇建造司内部评审后,新鲜出炉的530年装甲巡洋舰和驱逐舰设计方案终于提交到海兵都督府,按照正常流程,如果都督府通过后,经过大本营审核,只要符合下年度海兵造舰计划和预算要求,尤其是经历过丙申事变,国是会议对海兵经费使用,大开方便之门,一般是不会掐脖子的。

当天下午,大本营代表朱时烽一级海兵上将,海兵都督府右都督高喜全一级上将,后勤装备部都督同知王日郜一级上将,中央舰队第一巡洋舰舰队指挥官邵铁均少将,还有海兵造舰委员会各位委员,国是会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原兵部右尚书常开森老大人,海兵督察部都给事中宋忠诚等等数十人,济济一堂,组成庞大的评审委员会,开始审议今年的装甲巡洋舰和所谓的驱逐舰建造方案。

会议由舰艇建造司马司长主持,在例行性的废话后,终于轮到朱先钎登台介绍方案了,还是老样子,朱先钎将两种装甲巡洋舰方案和一种驱逐舰设计草图高悬在海兵都督府大会议室讲台前,确保各位年岁已高的上官们能看得清,并且还给每位评委贴心的准备了一大摞细节图,比如舰型、火炮、动力、装甲、光学测距仪的参数、简图,与主要对手同类装备的性能比对等等,做到了细之又细,让台下各位评委觉得甚是贴心,这小朱副司长年纪不大,考虑问题到是细致的很,还没开口,这印象分就已经加了不少。

朱先钎上台之后,先是行了个标准的海兵抚胸礼,然后又向台下熟悉的上官们轻轻点头示意。

王日郜一级上将咳嗽一声,示意朱先钎开始。

“各位上官,奉大本营和海兵都督府钧令,下官于530年3月,开始接手新型装甲巡洋舰设计”,朱先钎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思路,将自己对装甲巡洋舰的定位和用途,以及朝鲜海战中的得失娓娓道来。

尤其是谈到装甲巡洋舰,可以归结为战场多面手,能够在48小时内快速抵达海上冲突现场,判明对手作战实力,并打败同等级别敌人,能够在战列舰抵达之前,与对手战列舰进行对抗和牵制。必要时,还可以编入战列编队,遂行决战任务,这番说来,让分管中央舰队的林泽德二级上将连连点头,现在中央舰队缺衣少食,恨不得一艘舰拆成两艘用,对朱先钎提出来的快速航行、集火打击理论连连点头。

“我们对幕僚本部、中央舰队的使用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也就是在同等吨位下,装甲巡洋舰能够战胜周边潜在对手的同类型战舰,必要时还可参与舰队级海上决战的指示。结合这几年来海兵大学堂和舰船设计局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海战模式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第一个就是对航速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速度达到现有巡洋舰航速1.5倍,可发挥同吨位战舰的战力两倍,第二个就是交战距离会不断拉远,按照目前主炮射程和光学测距仪发展情况,交战距离将达到5千米以上。因此,我们认为,新式装甲巡洋舰的设计理念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速度,在保证速度基础上,增加远程火力和防护”,朱先钎再次老神在在的总结道。

注:历史上袁世凯铸造的银元,俗称“袁大头”,每块重量26.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