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造炮(1 / 2)

首先,用电加热方式将外层的钢管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使其保证一定的钢材张力。

然后再将浸泡在压缩后的液体氮气中的内层钢管。

嵌进加热的外层钢管中。

原本由低温浸泡的内层钢管遇热膨胀。

而原本加热膨胀后的外层钢管则遇冷收缩的情况下。

两层钢管最后严密的套叠在一起。

内部钢管超高的强度。

加上外部钢管超强的韧性。

两相结合之下。

才能够保证新型的榴弹炮。

既能承受超高的膛内压强。

还能够保证火药气体的密封性。

其实在一年前。

这种整装弹药的火炮。

就已经被研制出来。

但是由于这种火炮对炮管的要求非常高。

之前生产的这种火炮只能采用非常粗重的钢管制造炮管。

这也就导致之前生产的火炮非常重。

如果配备给陆军使用。

反而会增加陆军的运输负担。

所以只能装在海军舰艇上,作为舰炮使用。

直到电力研究院制造出各种大型的发电机组。

用大型蒸汽机驱动。

能够输出大量的电力。

又发明出使用电力加热的炼钢炉。

让大明的炼钢技术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炼出更优质的钢材。

再加上压缩机的发明。

将空气中的氮气压缩成液氮。

才能够实现这种利用热胀冷缩,把两种不同的钢材使用套嵌的工艺结合在一起。

将榴弹炮的炮管重量大幅度的降低。

从而便于陆军运输。

而120毫米加农炮也是同样的生产工艺。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加农炮的炮身更长。

达到了六米。

也就是60倍于炮弹的口径。

这种加农炮的射程和设计精度更加惊人。

由于其超长的炮管。

给炮弹带来了非常高的出膛速度。

所以这种加农炮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十公里。

而且这种加农炮在近距离。

对直射目标射击时其射击精度更高。

在两千米的距离上射击时对直射目标的设计精度。

可以达到十米。

但是其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体型太大。

只适合于对大型战略目标作战。

而且加农炮的生产加工要求。

比榴弹炮更高。

所以也就导致其产量非常低。

一个月也只能生产出十门加农炮。

还有一条火炮生产线,则是专门为海军生产各种口径的舰载火炮。

由于新建的60艘蒸汽战舰。

需要大量的新型舰载火炮。

而且还需要为太平洋舰队原有的舰载火炮进行换装。

所以海军舰载火炮的需求量更加庞大。

但是好在海军舰载火炮目前并不需要像12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那样高的生产工艺。

而且炮管可以直接由钢铁厂铸造。

在海军舰炮生产线上只需要对这些预制的炮管进行加工。

然后组装就可以交付海军使用了。

所以海军舰炮生产线的生产速度。

要远高于陆军重炮的生产线。

每个月大概能生产出约1500门左右海军舰载火炮。

除了生产枪支和火炮的军工生产基地外。

还专门新建了一个大型的弹药生产基地。专

门生产各种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