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请君入瓮(2 / 2)

这时,地面上的吴三桂所部只恨爹娘少给他们生了两条腿。

一个个哭爹喊娘地向后方跑去。

而在吴三桂部中军的其它部队此时却看得清楚。

空中的那些巨大的纺锤形气球不断地向下投掷着一个个黑色的东西。

当那些黑色的铁球落到地面上方时,就会爆炸。

然后便是一个巨大的区域被清空一片。

而这些空中飞艇正在一边投着炸弹,一边向着他们所在的中军方向飞来。

只见一颗颗巨型的炸弹不断地落下。

仿佛是有一个巨人在向他们的方向行走一般。

地面上一连串的爆炸形成了几十条直线,就像卷帘子一般向着他们卷过来。

此时吴三桂也顾不得其它了,立即下令撤军。

而当他们想撤军的时候,却是不料后路早已经被自己人堵得死死的。

来的时候气势汹汹,根本没有考虑过要仓皇撤军的事情。

此时后面的大批辎重还在半道上,前方大批军队涌来,直接将后撤的通道堵得水泄不通。

而就在这时,他们之前看到的那几十艘奇形怪状的战船,就在他们前方不到两里的地方列阵等候。

当大批吴三桂军涌来的时候,四十六艘蒸汽战舰向着他们开始了舰炮齐射。

这些蒸汽战舰本来是龙城港口的船坞专门设计出的轻型蒸汽战舰。

这些蒸汽战舰的吃水只有一千吨左右。

但是这些蒸汽战舰的航行速度非常快。

在最快的时候能达到十七节的航速,只比蒸汽快艇慢一点。

这种轻型的蒸汽战舰主要是为了给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大型战舰进行护航。

这也是受到了当时泉州湾日本爆破快艇的威胁才赶紧研制出来的。

这种轻型蒸汽战舰吨位小,速度快,但是装备的火炮却是火力十分强大。

每艘轻型蒸汽战舰上面装备了五十二门七十五毫米快炮,这些七十五毫米快炮的射速最快能达到一分钟五发。

另外还装备了前后两座两联装一百二十毫米主炮。

而且这些火炮全部采用了最新的加农炮,射程能达到三千五百米。

这样的火力就是为了能够在海战中,对敌军的大量爆破快艇造成快速的打击。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新型蒸汽快艇的首战并不是海上歼灭敌军的爆破快艇。

而是对陆地上的陆军进行攻击。

只见这些蒸汽快艇一次齐射便超过了一千发炮弹,向着蜂拥而来的吴三桂军倾泄而去。

紧在狭小的区域内,大批的吴三桂军士兵此时甚至有人被活活地挤死踩死。

当大量舰炮炮弹倾泄而来的时候,整个奉节城外的西侧峡谷内,瞬间成了人间炼狱。

而这还不算完,天空中缓缓飘来的空中飞艇也在不断地逼近。

一颗颗炸弹投到了地面上的人群中。

一阵阵爆炸声不绝于耳。

此时的吴三桂虽然在身边亲兵的护卫下不断地向后逃离。

但前后都有明军的强大火力覆盖,此时的吴三桂心生绝望,下令让人举起白旗投降。

可当他的人举起白旗后,不知道是明军的空中飞艇没看到还是怎么回事。

依然不断地投下大量的炸弹。

这时的吴三桂所部二十万人早已经被歼灭了大半。

只剩下不到十万人拥挤在一起。

此时真正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管是天上的飞艇,还是水面上的蒸汽战舰,都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不停地向吴三桂军投送着恐怖的火力。

而张岳在奉节城内的第一军团指挥部中,则不断地收到前线的战报。

前线的空中飞艇和蒸汽战舰都会即时将前线的一系列战况实时汇报给指挥部。

而张岳早已经知道了吴三桂想要投降的消息,但张岳并没有第一时间下达停止攻击的命令。

而是将吴三桂军前后两头的部队又炸死一大批后,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时,才终于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因为对于吴三桂所部来说,其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跟随吴三桂从辽东一路打过来的。

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则是被吴三桂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拉壮丁拉入军中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被明军两面夹击时,往往逃在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部队中,吴三桂从辽东带来的人马最多。

而此时这些人早已经被炸得死伤惨重。

当然被炸死的那些吴三桂所部士卒中,也有很多新兵。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张岳的命令下达后,很快张岳的命令便通过奉节城外明军阵地上的热气球传给了空中飞艇编队。

而蒸汽战舰编队则是通过无线电报机接收到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当明军的攻击停止后,吴三桂所部剩余的部队全部跪倒在地。

再也没有丝毫来时的凶狠。

包括吴三桂此时也已经没有了任何嚣张的气焰,只是低头坐在那里。

也不知道吴三桂此时心里想些什么。

而这时,明军的大批步兵已经整顿好队形,排着整齐的作战队形来到了距离吴三桂军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此时的吴三桂军因为来的太快,炮兵还在后方,根本来不及运送到前线,吴三桂便开始了进攻。

而后面蒸汽战舰来到吴三桂军后方的时候,第一波齐射便将吴三桂军的大批火炮和辎重全部摧毁。

此时面对着明军,吴三桂军早已经没有了半点反抗的心思。

一方面是被明军的这种打法实在是打怕了。

这种铺天盖地的轰炸实在是太可怕了。

根本让人没有一点防备的余地。

另一方面是吴三桂军中的那些悍卒多数已经被歼灭。

只剩下小部分,此时也不敢再有任何其它的想法。

因为明军的空中飞艇此时还在空中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他们相信只要有一点动作,立时又是一阵铺天盖地的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