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灯市显名(2 / 2)

欧阳书转向王休笑道:“王公子,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老夫委实佩服。”</P>

王休赶忙谦虚道:“不敢当欧阳先生如此赞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下也只是为讨好未婚妻,再加上今夜情景有感而发,实在是愧不敢当!”</P>

欧阳书眼睛一亮,嘴里念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好、好。”</P>

欧阳书连说三个好字,感慨道:</P>

“但凡好的诗文,皆是有感而发、这才能浑然天成,王公子能为未婚妻写出如此千古名篇,此事必定能成为千古佳话,老夫佩服,同时也是羡慕啊!不像老夫.......。”</P>

说完,欧阳书一脸的艳羡和惆怅,甚至有些凄苦。</P>

王休见欧阳书的表情,心中不解,难道这老头是受过情伤之人。</P>

见王休疑惑,欧阳书苦笑的说道:“王公子可是疑惑老夫为何如此作态?”</P>

王休连忙抱拳说道:“不敢不敢。”</P>

欧阳书轻叹一声说道:“这事也不什么秘密,京城中知晓的人不在少数,王公子可知老夫为何要学商贩一样在元夜摆放花灯?”</P>

此时间,程素素几人也挤到了前方,听到欧阳书如此说也是好奇的紧。</P>

旁边一个年长的人长叹一声说道:“这么多年了,欧阳先生还是放不下啊!”</P>

有八卦可听,王休就更加好奇了,连忙追问:“请先生指教。”</P>

欧阳书抬头望向天空,满怀惆怅。</P>

原来欧阳书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为前朝大儒。因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其父又不愿意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便辞官回家,一心耕读,并出资创立琼花书院,平日教教书,日子过的倒也安逸。</P>

欧阳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在父亲的影响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其从小聪颖、又勤学刻苦,年纪轻轻就闻名十里八乡,成为小有名气的才子。</P>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日与欧阳书交往的都是才子佳人,其中一名女子,与欧阳书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P>

女子的父亲是当朝兵部侍郎,与欧阳书的父亲关系甚好,两家人来往也比较频繁。这对少男少女之间慢慢的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P>

那一年上元节,二人在相约游玩,少女看中一盏精美的莲花灯,花灯的主人也是以文会友,谁的文章诗词最佳、拔得头筹便可得到此灯。</P>

欧阳书为讨少女欢心,亲自下场文战群儒,最终一举夺魁,赢得了莲花灯并亲手交到女子手中。</P>

那一夜,二人定了终身。</P>

要知道那时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人私定终身的行为不受礼法包容,但二人的父亲得知后非常欣喜,不但没有责怪,反倒乐于促成此事,当下就交换了文定,等女子及笄时两家便结为秦晋之好。</P>

可是天不随人愿,正当欧阳书幢憬着将来迎娶女子过门时,意外发生了。</P>

女子的父亲本为兵部尚书,为人刚正,得罪了朝中权臣,因此被贬官出京,担任一州都督,无奈之下只得带全家上任,在任上不到三个月,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整个国家陷入战乱之中。</P>

自此之后女子全家就与欧阳家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