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流求原住民(二)(1 / 2)

泰雅人是父系群社会,祭团常有广泛的血缘基础,每一祭团均有司祭酋长,由于外在环境,泰雅人是一个尚武的族群,族人从自然中学习文明,以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以自己的自然观念来工作。

泰雅人的丰年祭在停办多年后,许多部落又恢复举办,但多以表演性质为多,内容有播种祭、收割祭、狩猎祭。

清早就起床蒸祭献用的小米糕,家中的火种不可熄灭,祭典时,以此火种点燃火把,连同小米糕、少许酒、小米穗及小锄头,由两个祭司带往耕作地。先到其中一名祭司的耕作地,用小锄头铲方尺之地,举行播种仪式,而后向祖灵祈求所播下的小米穗能全部发芽,祈祝后,撕裂小米糕一半,放在祭田中央,倾酒其上,所剩小米糕、酒,由两祭司在祭田旁分食。在这之后,再赴另一位祭司的耕作地,举行同一仪节。

农耕也是族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整年作业中均以农业为主。最忙碌的季节七、八月,其次是十一月,农耕生产方式仍以烧垦为主,种植甘薯、稻栗,冬季收割后,族人们均准备丰盛的农产及猎得的食物,迎接每年一次的丰年祭。

泰雅人狩猎祭小米成熟后,决定收割的当日,每一家先到田里割取数穗小米回家,一穗挂树上,一穗种在田野,等收割完毕后,再挂一穗于仓库的屋顶上。在祭祀日当日的清晨,族人选定两人召唤祖灵,祈求好运,等到仪式结束后,族人即离开现场,不得回头看。

出社狩猎,出发前先差遣二人在路上观察鸟的飞行方向,来决定是否出猎。入山打猎,到了目的地,先搭设猎舍,夜宿在哪里,隔日才开始狩猎。狩猎是泰雅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畜养是次要的活动工作。狩猎是利用农闲时间的一项重要活动,除了从狩猎中获得食物来源外,族人也在狩猎中展现泰雅人的勇猛好战、纯熟技巧、天人合一及团队合作的尚武精神。

泰雅人中的gaga(gaya)意思为祖训或遗言,指泰雅应遵守祖训,依血缘、共约、共祭为基础的社会;又因泰雅人分布地区辽阔,gaga之意各有偏重不同,但仍不出以下四个范围:血族及地缘团体、祭祀团体、共食团体和制约团体。

祭祖或任何祭祀活动,女性是不能参与的,这是泰雅人的传统习俗。至于原因为何,现在部落长者也没人能说清楚。从泰雅人的传统社会制度而言,并非完全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部落中仍有入赘的婚姻现象,可了解泰雅妇女仍有其主道的地方。

泰雅人祭仪,山猪不能作为祭品。据说,祖先在阴间的生活,山猪是他们的猎狗,用山猪当作祭品,表示不给祖先们饲狗,这样会触怒祖灵。

社会最重要的祭仪活动为祖灵祭。歌舞活动以口簧琴与口簧琴舞为其特色。举凡狩猎、祖灵、成年礼、结婚、纹面、均由司祭兼酋长率领族人祝祭祖先,创造自己的特征和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民族。

赛夏人(Saisiyat)是高山族的一个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的新竹和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赛夏人分为南北两群,北部群与泰雅人杂居(新竹县五峰乡),南部群与客家人杂居(苗栗县南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