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内。
朱棣已经换上了一身干练的常服,朱瞻基同伴左右。
侍卫拿来两把弓。
朱棣拿在手里掂量试了一下拉力,笑着对朱瞻基开玩笑道:“爷爷老了,这弓都快拉不动了。”
这句话很显然不是朱棣自己调侃自己,一旁跟着的纪纲吞了吞口水,他很明白朱棣这话含沙射影。
这不明摆着弓石重量拿多了……
他额头冒着些儿冷汗,冷眼就看了眼后面拿弓的侍从,那侍从已经面色惨白,这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小命就没了,浑身开始止不住的发抖,刚想要双膝下跪请罪,却听到朱瞻基说话了。
“爷爷神勇,睥睨天下,区区弓如何拉不动,这弓,孙儿看是未有调校,故而拉力极大,原本使力更要多上不少,所以难拉。”
朱瞻基刚说完这话,一旁的纪纲立马开口接话,“谁人拿的弓,不调校就呈上来,来人,拉下去重打五十板子!赶紧换把调校过的新弓上来!”
刚开始呈弓那人被快速拖了出去,纪纲心里踏实了不少,又对眼前的太孙敬佩了许些。
难怪古人常说,英雄出少年,有这样的反应能力,纪纲断定朱瞻基以后一定是一位风云涌动的人物。
“这样的错误以后就别犯了。”
朱棣试了下新弓,拉力还不错,便没了计较。
二人上马开始狩猎。
皇家园林中多有林鹿,时常发出一些呦呦声响,空灵动听,响彻林间。
朱瞻基就看到一头林鹿,连忙拉弓搭箭,一旁的朱棣见到却并未动手,反而一脸欣赏的看着。
林鹿呦呦几声,另一头鹿从远处跑了过来,林鹿并没有发现二人。这个时机正好,只要朱瞻基松开弓弦就能命中。
可是朱瞻基拉了半天,也没见对方射箭,一旁的纪纲干着急小说道:“太孙,此时射箭正好。”
可是朱瞻基却放下弓箭,“算了,它们像是一家人……吾取其一,其二何苦。”
朱棣突然大笑起来,笑声惊动了林间的鹿,两头鹿转头看了一眼,疯狂跑开,看着远去的鹿影,在射箭已经没有必要了。
“太孙懂得此理,戴纶又怎知太孙之心。”
朱棣勒转马头,又看了一眼朱瞻基,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
自己这个孙子……心中慈善?
林中打猎以击杀一头几百斤的野猪结束,这野猪皮糙肉厚,也没必要拿回去食用,朱棣当场就让人分解,赏给了众人。
得到肉的众人如获至宝,纷纷低头捧在手中,心中愉悦。
回到宫中,已是下午,朱棣去处理政务,让朱瞻基去老和尚那一趟。
朱瞻基自是领命,然后去了寺庙。
老和尚还是那般,坐在那儿,右手敲着木鱼,左手端着一本书看得有趣 。
“老和尚……您看的是什么?”
朱瞻基好奇询问,姚广孝回过头,站起来行礼,“原来是太孙。”
“您还没回答我,看的是什么书呢?见你看得入迷,怕不是些什么俗书(懂得都懂的书)。”
他一脸坏笑,一屁股坐在了一旁的菖蒲盘上。
姚广孝愣了愣,他也没想到朱瞻基会说出这样的话,但立马就笑了,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论题,“太孙觉得俗书和书有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