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大汉各州郡势力(九)(2 / 2)

此时东汉朝廷不但要处理凉州羌人的问题,北方的鲜卑也开始渐渐崛起,东北的乌桓也蠢蠢欲动。

而且东汉外戚与宦官的不断内斗争权,内忧外患之下,放弃西域都护府也是无奈之举。

至此开始,大汉失去了对凉州西北诸郡的控制,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酒泉郡、敦煌郡五郡国形成了“凉人事,凉人治”的政治局面。

北地郡也被西鲜卑等游牧民族占据。

所谓的“凉人事,凉人治”是指,当时的凉州本地汉人与羌、氐等各族杂居多年,加上大汉朝臣多次上书请求放弃凉州,皇帝还在朝政上议论此事,导致本地豪族已经对大汉朝廷不再信任,亦对朝廷派遣的官员非常排斥。

最终导致凉州的政权与军权被当地豪族把持。

到了东汉后期,武威郡、武都郡、陇西郡因为当地羌人的不断作乱,本地豪族对朝廷失去信心,这里同样失去控制。

幸好西北边陲之地天降大神李牧、赵奢,作为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李牧、赵奢对于西北的局势自然是洞若观火。

马腾凭借李牧、赵奢的统军之能,以及马超、庞德的万夫不当之勇,陆续收复凉州诸郡。

否则凉州必然如同原本历史中一般,大乱三十年,直到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开始治理雍凉地区,内劝耕种,外安羌胡,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凉州地区的叛乱才渐渐平息下来。

凉州地处西北要冲,是两汉经营西域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更是隔绝羌胡的战略要地,还是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战马养殖基地,亦是整个东汉中后期名将的摇篮。

以“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段颎为首的东汉名将,皆出身凉州。

整个东汉一直延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传统。

原本历史中刚开始的董卓,后来的李傕郭汜为什么能挟持皇帝,其余诸侯不敢进犯,就是他们掌握着这个时代的天下强兵,凉州军与关西军。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率领凉州军与关西军反攻长安,吕布、徐荣等人率领同样是强兵的并州军却仍然不是对方的敌手,可想而知凉州军与关西军是何等的精锐。

自光武中兴之后,名将武臣,多出自凉州。

等到马腾统一整个凉州,将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掌控在手中,就能培养出源源不断的战马。

一旦天下有变,趁着天下大旱,百姓饥馑与各郡诸侯互相攻伐之时,马腾任用李牧、赵奢为将,驱使羌人、氐人做先锋,席卷东来,则镇守雍州的董卓是否能挡得住马腾的东进。

白起、李牧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会在汉末的大争之世,第一次交手吗?

在百年血与火的淬炼下,羌人、氐人见识到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后,他们还会老老实实的听从马腾、李牧等人的号令吗?

赵奢能为儿子赵括报长平之战的刻骨仇恨,还是为了避开白起的锋芒,领兵西进,攻占西域诸国,为大汉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