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那一场文字狱(2 / 2)

吴之荣拿了书回去,随手翻了翻,翻出几片金叶子,觉得庄老爹倒也厚道,就投桃报李,把那《明史辑略》翻开来看。

谁知翻完全书,竟然发现了数十处违禁之言,像那清朝在关外明明已经建国,年号应该叫做“大金天命xx年”的,书上用的却是明朝万历年号;又像那清朝已经入关,年号已经改成顺治的,书上还在用明朝崇祯十七年……

吴之荣觉得找到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捷径,当下拿着庄老爹赠送的金叶子和书,跑到杭州去告官,准备来个“检举揭发有奖”。然而左告右告,整个浙江的官员,竟然都被得到消息的庄家收买了,没一人受理这个案子。

吴之荣打点用光了钱,用来告状的那本书也被没收了,跑去书店想重新买一本,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书店里卖的《明史辑略》已经全换了版本,那些违禁的字句,一个都不见了。穷困潦倒的吴之荣莫可奈何,只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返乡。

也是事有凑巧,吴之荣本已灰心丧气了,谁知旅途之中,他却在一家客店看到客店老板在读书,读的正是《明史辑略》,而且还是有违禁词句的那个老版本。

吴之荣大喜之下,拿了这本书直接上京告御状,一口气告到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面前。那鳌拜也不是个好官,他死后被抄家时,从家中搜出巨富二百余万两白银,可知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贪官。

见此可以捞钱的良机,鳌拜哪有放过的,一道命令下去,浙江所有参与此事的官员、名士、甚至印书坊、售书店,相关人等全都掉了脑袋,主要参与人员还要株连九族,直杀得血流成河。

后来,这件事情中那些幸存的人们,就找了个地方隐居起来,而那些死去的仁人志士,就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灵位,被人供奉在香案之上。

……

故事不长,但其中颇多曲折。

陆成看小说的时间毕竟有点久了,中间记忆模糊的部分,能糊弄就糊弄过去。加之他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叙述时说话半文不白的,夹杂了不少现代词汇,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好歹把故事说完了。

怀里方怡和沐剑屏二人听着故事,都目光灼灼的瞧着侃侃而谈的师兄,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过了片刻,方怡幽幽叹了口气,说:“师哥说的这个故事,我也是听过的,就是前几年震惊江浙的明史一案了,不过我听的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拼凑来的故事,却不如师哥知道的这般清楚……”

沐剑屏则啊了一声道:“师哥你说的那些灵位,是不是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

陆成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暗赞小郡主孺子可教也。

得到了肯定回答,小郡主惊讶的眨了眨眼,从陆成怀里站直身体:“那么说来,那些灵位上的人,都是反清复明的义士了?那和我们都是一样的。就算他们是鬼,我也不怕了。”

旁边方怡也站直身体,郑重的点了点头。

陆成怅然若失,轻轻嗅了嗅,怀里似乎还有两女淡淡的清香。

正在这时,忽听得厅外传来幽幽一声长叹:“原以为庄家早已被人遗忘,不想江湖上还有人记得,实是难能可贵。几位,未亡人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