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大敌(2 / 2)

月老志 风斯在下 2100 字 2022-06-08

孰料明钦半道杀出,勒令刘飞撤军,一场纷争消弥于无形,那人登时按捺不住,从云雾阵中掠飞而出。

他穿着白色的斗篷,眼目低垂,隐身在云雾之中,难怪无人能发现他的踪迹。

“你到底是什么人?”

郑一庸挥了挥手,示意兵卒上前围攻。

那人缓缓抬起面孔,只见他面容瘦削,胡须廉廉,手掌一翻,从衣袖中摸出一支碧色的洞箫。放到唇边呜呜聿聿吹了两声。

箫声呜咽,并不如何悦耳,挡在面前的兵士浑身一震,如遭雷殛,眼耳口鼻不觉流出血来。

那人身影飘忽,如烟如幻,从魔徒中间穿行而过,飘然而至,眼皮微翻,吹了几个尖厉的音符。

明钦微吃一惊,连忙凝定心神。音声有感染情绪的作用,儒、释、道三教都有类似的法门,像梵唱、道情之类,但白衣人明显要高明许多,他的箫声能牵引他人的气息,气息一乱,便伤及脏腑,非常可怕。

白衣人的修为恐怕不在神秀宫三位宫主之下,明钦修炼金刚法相,已然是神坚魂牢,更有神游镜护体,但在白衣人面前也觉得压力倍增。

白衣人的箫声和轩辕朗的摄生大法颇为相似,都是通过干扰对手的气息不战而胜。只是方式略有不同,白衣人使用箫声,轩辕朗则借助黄金面罩中的星魂之力。

明钦识得厉害,幻化出凤凰金翅,腾身而起。

白衣人收起洞箫,冷笑道:“哪里逃?”

他恼恨明钦坏了他的好事,打算先将明钦一举击杀。介时刘飞失了约束,必不甘心撤兵。

明钦慌不择路,方要返回神秀宫躲避一时,忽见得眼前景象陡变,神秀宫的宫观眨眼间消失无踪,天地间一片晦暗,阴森如鬼域一般。

明钦大感诧异,这种情况他在铁围山遇到过一次,那里的飞禽走兽都遭到血毒的侵袭,遇上恶劣天气便会血毒发作,变成可怕的魔物。

这里可是神秀宫,高踞登临峰之上,仙道妙境,应该不会有如此怪诞的变化才对。

耳边传来凄厉的怪叫,忽听得霹雳一响,眼前现出一道高矗的石门,只见得人头攒动,冲出许多披头散发的魔怪。为首那人生得三头六臂,面目狰狞,手中抓着寒光闪烁的长剑,冲杀出来。

明钦惊出一身冷汗,正要取出诛仙四剑来,神游镜上蓦然射出一道明光,穿过漫天的阴霾,转眼间,怪象魔物全都失了踪迹。

明钦怔了一怔,如梦初醒,定睛一瞧,眼前哪有什么魔怪,原来是梦无痕引着几个弟子迎了出来,她手中拿着一面明光荧荧的小镜,望着明钦面有忧虑之色,“明公子,你没事吧。”

“没事,刚才是怎么了?”明钦隐隐觉出方才定是被幻象所迷,若非神游镜及时驱散幻象,他势必要和梦无痕刀兵相见,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你好像神志有些问题,这才用‘觉知镜’帮了你一下。”

梦无痕是梦部首座,对乱人神思的左道之术颇有了解。明钦落入神秀宫,明显神情不太对劲,梦无痕连忙取出‘觉知镜’来,帮他收摄心神。也多亏明钦有神游镜护体,觉知镜照到身上,神游镜立时有所感应,驱散幻象的干扰。

“我还道神秀宫是什么名门正派,原来和血影教的魔徒也有勾结。”

白衣人见法术被破,身影微晃,落到宫院中。

明钦退到梦无痕身边,低声道:“就是他指点刘飞走出了云雾阵。”

梦无痕打量了白衣人一眼,蹙着娥眉道:“阁下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跟神秀宫作对?”

白衣人冷声一笑,漠然道:“你也不识得我,让你家宫主出来。”

“我家宫主岂是你想见便见得的。”

梦无痕轻哼一声,拂尘一抖势如瀑布流泻,千针万线,果然出手不凡。

白衣人故伎重施,手拈洞箫放到唇边吹出断断续续的奇怪音符,梦无痕脸色微变,这箫声宛若阴风鬼啸,无孔无入,她一个招式尚未用完,便觉得身上要穴隐隐生疼,气机一泄,哪里还伤得了人。若是凝聚心神抵御箫声,便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早晚难逃一败。

明钦看梦无痕的神情便知道她也对付不了白衣人的箫声,连忙潜运神念,掌心青气流溢,摄出锻魂塔来,喝一声:“起——”

灵塔飞到半空,迎风大涨,砰訇一声砸落下来。

白衣人眉头微皱,展动身法,掠身疾退。梦无痕稍得喘息,严守门户撤出战圈。

白衣人一退复进,箫孔响起尖锐的呼啸声,点向梦无痕修长的粉颈。

明钦本道梦无痕作为六部门长,梦部首座,纵然斗不过白衣人,至少也能战上三五十回合,没想到稍一交手便险象环生,他有心助力,但白衣人是和轩辕朗旗鼓相当的大高手,轩辕朗能力战数十真人境高手,白衣人只怕也差不了许多,他冲上去也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大作用。

生死俄顷之际,蓦然一道白光破空而至,没入梦无痕后心。

梦无痕顿觉得胸口一热,直欲仰天长啸,顾不得细想,飞起一掌拍到洞箫上。

气劲相撞,两人同时身躯微震,白衣人掠身疾退,梦无痕则喉头一甜,吐出一口污血。

两道人影当空降落,衣袂飘飘,甚有仙家气韵。一个端庄秀美的女郎扶住梦无痕,另一个道姑年貌稍长,手使拂尘,杀奔白衣人而去。

明钦看那搀扶梦无痕的便是大宫主菩无尘,那道姑身披鹤氅,气韵非凡,眉长目淡,齿白唇红,掌力凝而不散,似乎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武、天、真、神、圣是仙界通行的划分境界的标准。当下仙道的昌明实际上属于器物之道,人类自身的修行境界未见得有显著提升,甚至还有些青黄不接的景象。神人已经是凤毛麟角,圣人更是举世难觅了。

其实神人和圣人以外,还有一重化人境界。有道是,出神入化,神人还停留在以力为威的阶段,道术修行追求强大的力量,五行灵力就是个中代表。化人境则从浓烈趋于平淡,以诗而论,只有陶渊明有此境界,孟浩然、柳宗元、韦应物只能算登堂而未入于室。

大抵神人境更进一步就是圣人境界,但圣人境不光需要勤学苦练,还关乎时势和机遇,有的人便旁逸斜出,高蹈物外,走到隐逸的路子上。仙道修行也是如此,化人可说是另辟蹊径,声名和影响可能不及圣人,仙道修为却半点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