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这是啥意思,又想让我放火啊!(1 / 1)

虽然张如海被朱兴骂成了蠢材,但一听到自己不用死了,还是赶忙千恩万谢的拜谢不杀之恩。

朱兴看到他这个软脚虾样,心中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自己这是怎么了,竟然跟这等小人置气?

尽管朱兴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他压根就没打算改。

“熊叔,替我赏他五十个嘴巴!”

随着朱兴的话音一落,迷彩武士中走出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

此人名为宗熊,乃是最早跟着朱兴义父闯江湖的老人。

“好嘞!”

“正好熊叔这几天手有点痒痒,就拿他出气好喽!”

朱兴可是知道熊叔的力气的,百十斤的石锁能让他舞出风,忍不住提醒一声。

“注意点分寸,别把他脑子打坏了,以后还指望跟他做生意呢。”

宗熊满不在乎的回道。

“熊叔办事你就放心好了,我这手底下有分寸着呢。”

当噼里啪啦的巴掌声响起,朱兴看了一会儿,见熊叔确实收了手,也就不再理会这边的事情,而是转头跟其他九大家的家主谈事。

“咱们先别管那嘴欠的家伙,先谈一谈这次的生意怎么个做法吧。”

其它八家的家主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随即齐刷刷的看向朱兴。

“当然是唯青龙会长马首是瞻啦!”

“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倒也不全是恭维。

因为跟青龙会这几年的生意坐下来,他们都赚了不少。

青龙会虽然很黑,但从来不强买强卖,更不会无端杀人,堪称海盗界的典范。

也只有张如海这种不开眼的人,才想着撇开青龙会另起炉灶。

事实上,其他八家还是很愿意跟“黑”龙会合作的。

虽说黑是黑了点,但他好歹讲理呀!

朱兴见几人这么说,也不再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这次带来不少海外货物,有琉璃,香料、宝石、珊瑚、象牙等物。”

“每样都有数百料,这里是清单,你们拿过去过目。”

料是宋明时期的计量单位,指的是十尺见方的体积。

折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约等于零点三立方米。

几个家主一听这话,眼神里立马闪烁这贪婪之色。

宝石、珊瑚、香料、象牙,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至于琉璃这玩意,则直接被他们忽略了。

琉璃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堆沙子而已。

华夏大地春秋战国时期就能烧制,只是达不到海外番商那般纯粹透明而已。

因此,他们这些见惯了好东西的江南海商,压根就不把琉璃器皿当回事。

以往跟海外番商做生意的时候,那玩意都是当添头用的。

八家海商在张如海的耳光还没打完时,就分光了清单上的货物,且没给张家留。

沈复荣朝着朱兴躬身一礼道。

“让会首久等了,我等已经分割完毕,这是我等想要的份额,以及用于交换的货物,请会首过目。”

朱兴接过清单扫了一眼,见他们各自让了一成利,当即将清单扔了回去。

“我之前就说过了,不用你们让利。”

“我是海盗!”

“如果想要财货,我完全可以用抢,哪轮到你们来施舍!”

“就按照之前的价格交易!”

八家海商听到这话,齐声称赞朱兴仁义。

过了一会儿,沈复荣又将清单递给朱兴,朱兴看过之后点点头道。

“可以,就按照这个价格交易吧。”

他们这边确定了交易规则,张如海那边也挨完了五十个耳光。

张如海肿着两边脸,顾不上喊疼,也顾不上生气,立马颠颠的跑了过来。

看到清单上的货物都被其他八家分光了,气得他破口大骂。

“咋都分了,一点都不给额留?”

“那额带来的货物咋办?”

因为刚刚挨完五十个耳光,张如海的嘴有点难瓢。

其他八家听到这话,压根不跟他搭茬,只是做抬首看天状。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你咋带过来的再咋带回去呗?

虽然他们刚刚还替张如海求情,但那只是阶级感情。

涉及到利益层面,感情是要放一边的。

好在张如海刚刚吃了一波教训,也不敢过分嚣张,嘟嘟囔囔抱怨下,就躲到一旁生闷气去了。

接下来就是货物交割。

朱兴跟九大家贸易的方式是以物易物为主,差额作价用银两补齐。

但这次朱兴带来的货物可都是高价值的好东西,江南九大家每家都得补给他不少钱。

货物交割的时候,顾家家主拿着厚厚的一沓大明宝钞,一脸谄媚的凑到朱兴面前。

“会首大人,小的最近手头有点紧,实在是周转不开,您看看能不能用这个补齐差价?”

朱兴听到这话,从顾家家主手中抽出一张宝钞,当着他的面用宝钞擦了擦手,随即团成一团仍在地上。

“顾维庸,你明白我这是啥意思不?”

顾家家主顾维庸看着被仍在地上的宝钞,心里很是心疼。

这可是价值一贯的宝钞呢,就被这死海盗头子给扔了!

但眼下他也拉不下身段去捡,只能唯唯诺诺的摇头。

“小的不知,还请会首大人示下!”

朱兴冷哼一声道。

“哼!”

“那就是擦手都嫌它硬!”

“我再跟你重申一遍青龙会的规矩,那就是只要现银!”

“你再敢拿这废纸来糊弄我,信不信我把你扔到海里栽荷花!”

大明宝钞很有意思,但朱兴把宝钞说成是废纸,多多少少带有点歧视。

因为大明缺银缺铜,民间一直处于钱荒状态。

于是乎,朱元璋一拍脑门就发明了大明宝钞。

一开始大明宝钞还有点信用,加上朝廷强力推行,很快就在民间开始普及了。

但老百姓用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不对劲了,朝廷只管印钞却不收钞。

他们用宝钞交税的时候,衙门小吏千方百计的阻挠。

要么给他们折旧,面值一千文的旧抄给你折价一半。要么就是干脆不收,只收实物或者铜钱。

基于大明朝廷的骚操作,大明宝钞在发行了没几年就开始贬值,到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一贯的宝钞其实际价值也就是两三百文的样子。

就这还得是新抄才值这么多钱,要是旧抄撑死了能值百十文,甚至一文不值。

面对这样一种毫无信用度可言的货币,朱兴能待见它都见鬼了。

顾家家主听到“栽荷花”三个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商人逐利的本性,迫使他还想坚持一下。

“可现在正是收购蚕丝的时候,小的资金压力实在太大,真抽不出这么多的现银啦……”

“要不,会首大人先赊给我,等我资金回笼了立马给您送来!”

朱兴听顾家家主顾维庸竟然敢跟自己提赊账俩字,气得当场给他一脚。

“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啦!”

“你见过谁敢跟海盗赊账的!”

“我在强调一遍,我是海盗!”

就在朱兴气得想杀人之时,躲在一旁生闷气的张如海立马颠颠的跑了过来。

“会首,额有银纸……你把货卖给额……额给银纸……”

朱兴听到这话,立马扔下顾家家主,热情的抓住张如海的手笑道。

“哎呀呀,刚刚把张叔打疼了吧?”

“你说你也是的,我大老远跑来跟你们做生意,你竟然还嫌我慢,这不是自己找抽嘛……”

“来来来,跟我去看看货,看上啥拿啥,不用跟我客气!”

顾维庸看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朱兴,在心里暗暗的画小人诅咒他。

但就算顾维庸对青龙会有看法,也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青龙会崛起之后,他们江南九大家的生意好做了许多。

再也不用担心神出鬼没的倭寇,也不用担心朝廷水师的围剿。

只要打点下官府,然后跟黑龙会约定个时间和地点,就能顺利的完成生意,简直跟躺着赚钱一样。

货物交易的很快,天色傍晚之时就全部交割完毕了。

朱兴见交易完成,刚想带上自己的人离开青龙镇,就见沈家家主沈复荣举着一个火把走了过来。

“老沈,你这是啥意思,又想让我放火啊!”

沈复荣尴尬的笑笑道。

“能者多劳嘛!”

“再者说,放火这事您才是专业的,哈哈哈……”

朱兴见沈复荣这般说,只能满心不悦的接过火把,然后朝着九大家早就准备好的柴草垛上一扔,气鼓鼓的说道。

“一**商!”

由于柴草上交了火油,火把扔到草垛上,火焰立马就窜了起来。

朱兴见火已经烧起来,也就不再此地久留,当即吩咐手下扯满风帆,向着海上漂流而去。

在他们的船刚走出没多远,青龙镇方向就传来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

朱兴不用看都知道,这肯定时当地知府领着人过来围剿海盗了……

他甚至能猜到松江知府如何给朝廷写奏报。

肯定是本月某某日,海寇袭击某某地,烧杀掳掠无数。

然后其本人率领本府官兵拼死抵抗,保境安民,杀伤敌众多少……

但这些已经跟他无关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带着这批人回去,回到自己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