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候,道具制作,服装设计,摄影镜头,录音设备,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尽一切可能压低成本,提高拍摄速度。
后世的网络和香港电影一脉相承,人物性格,环境描述,文笔好坏等等,统统不作要求,只求故事有趣,更新迅速……
沈冲暂时对此无能为力,整体电影环境不行,不是花钱就能改变的,比如《疯劫》本来是单声道的,沈冲坚持用了双声道录音,至于立体声……别说租不到,就算租到了录制立体声的设备也没用,香港目前没有一家影院能放映立体声。
所以他只要求曾励珍尽可能的租用最好的设备,为许鞍华提供良好的拍摄条件。
在1979年,香港电影业还没有所谓的“美术指导”概念,电影中的服装,道具,演员的造型设计,电影整体的色彩,光影等等,统统靠导演凭感觉拿主意。
别的管不了,这个可以管,前段时间在杂志社开会,从编辑的闲聊中,沈冲得到了张叔平的信息——他曾是唐书璇的副导演。
能找到这尊大神,自然不能放过,沈冲特意跑了一趟,亲自邀请他来《疯劫》剧组做美术指导。
今天的拍摄计划里,没有赵雅芝的镜头,所以张叔平带着她丽的电视台,找化妆师为她设计造型去了——丽的电视台内忧外患,开工不足,下面员工几乎都接私活。
不知道是不是沈冲这个大老板全称监督的缘故,今天的拍摄异常顺利,五点钟左右,天色刚暗下来,剧组就完成了摄影计划书拟定的内容,许鞍华宣布收工后,众人纷纷收拾东西,和沈冲打个招呼,然后作鸟兽散。
沈冲则和许鞍华一起,由曾励珍开车,带着厚厚的一摞拍摄好的胶片,去香港冲印公司,冲印工作样片。
因为胶片拍摄,不能像数码那样,立刻看到拍摄的效果,所以一般拍摄结束后,当天就要去冲印车间冲洗,这样每天印出的正片叫做工作样片,是以后剪辑的主要素材,当天冲洗的目的是给导演做参